2021年9月6日 星期一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129---老闆煩惱管理新人的對話(2)

林金地效能定律專業管理顧問  jd0935297174@gmail.com  0935-297174


前一篇提及師徒制的優劣,提醒師傅們在教導新進人員時,不要太過嘮叨碎念或是惜口如金,如此都會讓新人感到壓力很大或學不到東西而想去職,另外也談到新人的教育訓練內容最好是有循序漸進的規劃內容。譬如多年前我與老婆一起學國標舞時,就有如產品生命週期(Product Life Cycle, PLC)般的四個不同階段的際遇

 

1.       起始(Introduction)期:我們是從別人已經開課一陣子的過程中插班進入學習的,眼見那國標舞的老師不斷地在教新舞步,而我們二位菜鳥一直踏著混亂的步滑在旁邊瞎混,還好有引進我們進入的朋友在帶領著我們學習才不至於在中途放棄。當時也有幾位老前輩看我們這兩位年輕的傢伙,在一堆人中總是搞錯方位的轉來轉去也不時踩到別人的腳,實在看不下去也就紛紛的主動來教導我們一步一步的慢慢跟上,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好笑,而我們夫妻倆在當時也就一直沉浸在傻笑與抱歉及感謝中度過了那笑中帶淚的國標舞學習起始期。

 

2.       成長(Growth)期:這個階段算是我們學國標舞最快樂的階段,每一次下班就匆匆忙忙的趕到教室換裝,本來下班後其實是很疲累的,但是聽到了活潑的舞曲再加上大夥們的熱情,不知不覺的被感染到那股熱力湧上心頭,同時也因為已經有了起始期的扎根基礎,很快的就能駕輕就熟的翩翩起舞,甚至汗流浹背的很爽快。這個期間國標舞的老師還交代我們要努力學習,因為期末要出去表演。哇!要對公眾表演!真是太酷了!於是同學們就紛紛的去訂做全套的舞裝,看到大小女人們花大錢把自己搞得閃亮亮的,當天去表演還有拍CD喔。

 

3.       穩定(Maturity)期:之後有機會轉換到較高階的班,那老師一直在微調我們的動作,光是一個倫巴walk在每一次上課前就要走上半小時,剛開始覺得走專業路線也ok,畢竟也跳那麼多年了。不過因為白天還要工作若真要走專業路線,恐怕是無法兼顧,於是我們就再換班了。沒想到另外一個老師的要求更專業,怎麼跳了幾個禮拜都沒有換音樂,而且高級動作不斷的在新增,實在記不起那麼多複雜的舞步,就覺得愈來愈無趣。後來老師才吐露心裡的話,他希望同學們可以去參加比賽。我心想:我們只是來運動的,比賽就不必了吧。

 

4.       衰退(Decline)期:因為不想去比賽就停課了一陣子,之後跟老婆商量咱們再去跳國標舞吧!就報名社區的國標舞社,到了現場非常驚訝的發現居然是一群跳得不太正規的國標舞,像是在公園裡跳的社交舞愈看愈怪!對於學過正規國標舞的我們,實在很難接受那不倫不類的舞風,於是我們就退出了。但是還是要運動怎麼辦?後來我們就迷上了上健身房,跳起那令人虛脫的有氧舞蹈或是戰鬥舞蹈等。多年之後,當初所學的國標舞也忘記了大半。不過我們還是很有信心,如果再回去學國標舞,有了當時的磨練應該還是會很快上手的。

 

如上學習國標舞的經驗,讓我體會到對於我那客戶新進員工的教育訓練,內容太多或太少、教得太快或太慢都不是很妥當,於是我就針對這一個做物流倉儲設備的客戶處境進行如下的互動研討,以利設計出符合此客戶新進員工的教育訓練內容:

1.       第一步驟:確認目前倉儲訂單的緊急度與重要度,基於要如期完工且不能缺料的原則,以JITPull Production的模式,進行期間所有訂單的作業工程排程。

2.       第二步驟:切出近期每一周的各張訂單應執行同樣的作業工程內容,並考慮每一個工地所處的位置,是否可以在同一個禮拜做同樣的作業工程,再重新排程。

3.       第三步驟:經由重新排程後,就在前一周就整理出下一周要進行的多張訂單整合出的同樣作業內容,分析所需的知識及技能,並評估新進人員參與的可行性。

4.       第四步驟:絕對不能勉強新人在知識及技能不具足之下去工地作業,因此如果經評估決定要新進人員在某一周到工地現場作業,就要先排出教育訓練的內容。

5.       第五步驟:確認該周的訓練內容之後,評選出訓練新進人員的導師,由導師製作訓練教材及確認訓練執行的時點,務必提前完成新進人員於該周所需的訓練。

6.       第六步驟:進行該周或該期間新進人員的知識及技能驗收。

7.       第七步驟:對經審查合格之新進人員進行派工。

如此重複1~7的循環作業,讓新進人員們都可以查覺到每一周或是每一段期間都有充分的學習到實務上的知識與技能,感覺到公司是有規劃的在培養新進的工程師,而不是被利用來趕工的低階工人。

 

就像ISO輔導的起始條文就會要求先搞清楚組織的處境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每一家企業的處境不同,無法使用同樣的教育訓練規劃,就以我的這個客戶而言,現階段就是缺人手,不可能放下手邊的工作來做完整的新人教育訓練,必須以每一周或是每一段期間為單位,找出不同新人可以幫上忙的工作,安排該周或是該期間工作所需的知識及技能,提前完成該周或是該期間工作所需的教育訓練,並經過審查合格才能夠無後顧之憂的指派新進人員到現場作業協助工程進度的推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