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5日 星期三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110--- 老闆倚賴核心員工的對話

林金地效能定律專業管理顧問  jd0935297174@gmail.com  0935-297174


日前在會議室與客戶一起吃便當又發現到在燒臘或燒肉飯等便當中,除了本身的燒臘或燒肉的主菜很美味之外,其餘配菜的份量很少或總是只有那幾樣固定的菜色,而且這些配菜的口味通常是相對的清淡無味或不新鮮,讓人感覺到有些失望及扣分。心想在台灣有那麼多蔬果青菜及多元的料理方式為甚麼這一類的便當總是不提供更好吃的配菜呢真是令人百思不解難道這些燒臘或燒肉飯便當店的老闆不知道其配菜不優會引起顧客的抱怨或甚至減少再次購買的意願嗎這讓我聯想到台灣有很多擁有20~30位員工左右的企業,這一類的公司通常會有2~3位或頂多不超過5位是較具有能力的核心幹部就如同如上述燒臘或燒肉飯便當中的主菜,透過這幾位核心幹部像柱子般的支撐著這類不大的公司運作及賴以生存一旦老闆無法鞏固這些核心的幹部而讓他們離開之後,則公司就有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或甚至無法繼續存活的窘境就如同便當中如果連主菜都不好吃就鮮少有人想買一樣。如此的現實狀態有二個問題是值得研討的議題,其一是關於老闆如何抓住核心員工/幹部的心,其二是配角員工如何成為公司的核心人員分述如下:

一、 老闆如何抓住核心員工/幹部的心

這幾年幫許多的中小企業進行顧問輔導與課程訓練,其中不乏僅有20~30位員工左右的企業,這一類公司有很多老闆是心力交瘁的在苦撐經營,甚至有許多老闆會抱怨早知道會這麼的辛苦當初就不要輕易的嘗試創業了,何必搞到現在身心俱疲又騎虎難下。尤其是面臨到現在的武漢肺炎,心裡想著要不要趁這個機會乾脆就把公司收掉算了!在抱怨之餘又有很多老闆會自己找了一些藉口來說服自己要堅強的經營苦撐下去,如:
l  公司收掉會不會對不起員工?
l  如何面對已經購買仍需要售後服務的客戶
l  已經投入了許多沉沒成本(Sunk Cost)還沒有回收怎麼辦?
l  好不容易才累積了一點底子要是放棄了會不會太可惜?
l  公司收掉會不會太沒有面子
l  不到最後關頭怎能輕易放棄?
雖然老闆把話說得漂亮也很有骨氣的在自我打氣不過整日圍繞在左右為難複雜的思緒中總是令老闆們的心無法安定

接著,除了安慰一下老闆之外,我會詢問仍在持續虧錢中的老闆:「那甚麼時機才算是最後關頭?」是背了一大屁股的債要跑路的時候還是到了借不到錢的時候才算是到了最後關頭?有老闆無奈的問我:「那麼停損點應該設定在哪裡比較OK呢? 面對比較熟的客戶老闆我會很直白的說:「如果抓不住核心的幹部還要怎麼玩下去?總不能老是忍氣吞聲的看這些核心幹部的臉色然後苦撐的搞死自己吧!於是我會建議趕快分析目前的核心員工或幹部是有哪些人,並且解析其貢獻度進行評分且做出順位的排行,依據貢獻度的評分排行規劃具有相當誘因比率的公司股利提供分享或是配置公司內部的股份進行贈與並且要求這些核心人員簽訂內部的股票配置協議書一旦核心幹部離職就失去公司所給予優渥的股利並讓此協議成為據有法律效用的承諾文件(PS.雖然未上市亦可如此的作為)如果確定不想簽協議或無法掌控的核心人員就請速速的培養備胎吧萬一真的無法控管到這幾位核心的員工或幹部,在老闆還能維持家庭生計前就儘快將公司收掉吧學到經驗關掉公司再重新佈署不是一件丟臉的事不要拖累到妻小甚至到了最後還要去借錢才能幫小孩交學費就很慘了

至於電視上所播放負債千萬然後翻身的感人故事那是極少數的個案請不要天真的以為自己也會跟他們一樣因為就算有很好的Idea在沒有資金及人才的前提下想要翻身的機率其實是極低的如果無法掌控核心的員工那公司早晚會出事也是想當然爾。因此個人的結論是在現今的時代,有很好的Idea想創業或想在網路上進行募資仍需要如產MIS品管等多方構面全盤的考量及具有整合控管的人才與能力不容許有僥倖的心態,要嘛就是自己可以完全的掌控小而美的事業體,或是找一些彼此有同樣理念共識並且有技術互補的股東們共同出資創業才會比較有機會當個快樂的老闆或是比較有多一點成功的機率缺乏環境與條件的前提是不可免強為之。

二、 配角員工如何成為公司的核心人員

很可惜的,我們發現如上所述的企業內,除了核心的人員或幹部之外,其餘多半是素質或專業程度較不佳的助理或文書人員即所謂企業中的配角就如同上述的燒臘或燒肉飯便當中的配菜一樣通常老闆無暇關注這些配角的員工且其薪水不高也經常離職換人當然也不會受到老闆的青睞。在輾轉之間高頻率的換老闆與配角互換之下配角員工總是學無專精或永遠只能當配角更可怕的是有多年輕人從小只是愛玩就被說是壞孩子、愛講話就被罵說你沒救了、搞砸一件小事就也被說你完蛋了、總是被父母師長否定或反對做哪些事或說那樣做會很丟臉等等到了成為社會的新鮮人就已經聽了太多旁人或家人說你很笨連書都讀不好等這類負面的訊息,甚至是病態的批評,批評你是笨蛋什麼事都做不好!這輩子就註定只能這樣等等」。這一種病態負面的聲音常常是來自身邊最親近的家人與朋友甚至是自己內心的聲音經常在自己的耳邊迴盪

再加上許多自己也沒什麼料就自以為是的人想教別人:「你應該要這樣或那樣你應該要做/學什麼的還冠冕堂皇的說這都是為你好搞到有很多年輕人變得缺乏自信或自尊心低落不知道要怎樣做才是對的怎樣做才不會被別人批評更糟糕的是還會自我安慰:「對啦!對啦!我就是這樣的人啦!」相反的,如果從小圍繞在身邊的親戚朋友或爸媽都說你很棒、你很會念書或說書念的不好沒有關係,你在某些方面都比別人優秀啊、天生我才必有用你可以的等等鼓勵的話。長大後你可能就會很有自信心也比較有不服輸的心態,敢勇敢的面對挑戰,更不願意只是擔任配角而已如此躍升成為公司中核心員工/幹部的機會就會大大的增加。故成長的背景與過程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影響到一個人的一生愈早自覺或勇於改變的人就有更大得機會做你想要的自己

如果已經有充分的自覺當個配角也很棒啊!就像有很多人是看到日本零食美麗的包裝而掏錢購買,而購買的當下根本就不知道該零食好不好吃。又有多少公司會挑漂亮的女生去向客戶作簡報,而真正懂得產品專業的人員卻只能坐在檯面下等待與會者的問題作答詢回覆。更看到目前各政黨的發言人也都是挑漂亮的妹來面對鏡頭等,雖然他們對專業不一定很懂,但站在檯面上總是比較賞心悅目。若自己身為配角缺乏專業又無顏值,讓就請仔細觀察那些核心幹部的缺點,如有的資深幹部很會做但不太會表達或有的專業老闆不太會用電腦,更有許多資深的主管對網路的應用比較陌生。於是乎配角就可以趕快給予核心幹部或老闆必要的協助予以補足這些核心幹部不足的缺陷,如此就有機會展露頭腳而獲得青睞。總而言之總是要找到自己對公司或組織有貢獻讓別人感受到自己具有高CP值的地方,就有機會獲得「最佳配角獎」

記得有一次到一家資訊系統開發公司去上專案管理與Scrum敏捷軟體開發法等,在座約有十幾個人全部都是年輕小夥子,除了一位主管超過30歲之外,其餘均是20幾歲與學校剛畢業不久的社會新鮮人。基於課程中他們有很認真的學習及發問,讓我就不知不覺的夾雜一些老人言,提到自己以往剛出社會至今,幹了許多不成熟的蠢事也浪費了許多摸索的時間。即使在校期間也常自問學這個東西要幹甚麼?以後會用得到嗎?嫌學校的老師缺乏實務經驗不會教也嫌公司的主管沒有以身作責不會帶人等等,自己很努力的學東學西的也拿不定應專心投入的領域。課程中談至此更加深了這些年輕學員的興致,居然在課中及休憩時間就一直來問我關於未來的生涯要如何的規劃等瞬間我這企管顧問變成了心靈導師其實我根本沒有資格說人家,心知肚明在我們那一個年代根本就懵懵懂懂比不上現代的年輕人也很清楚在這麼短暫的相聚所說的這些大道理是很難有持續性的效用,因為講這些道理的影響力絕對比不上大家從小到大所聽到在腦海裡迴盪的那些正面或負面的聲音

因此課程中我只有反問:「你滿意你目前的生活或工作模式嗎」?如果還滿意就OK啦!誰說人生一定要如何過才是對的就像很多有能力的媽媽會為了小孩先離開職場也是很令人欽佩與感動的。直至某些時點你認為自己是可控的且赫然的發現:「現在的生活模式讓我很不快樂或缺乏成就感有強烈想要改變的意志」時,那就用心找一些讓自己可以更快樂或更有成就感的事來做就好了如果有從小就嚮往的興趣或是有某些表現較好的領域擁有斜槓的人生(意旨年輕人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是能夠選擇多重職業身分的多元生活)也是很幸福的事。茲因世間有諸多的人喜好批評別人而鮮少檢討自己是甚麼德行,故能夠以80/20的準則作為決策與判斷的依據就會相對的單純許多無需太在意那少數人自以為是的批判或說風涼話

年老真正體會到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無欲無求的時候有的人會覺得平安無事即是幸福;亦有的人會感嘆這輩子無啥成就而覺得遺憾問題是人在一生之中自我可控與不可控的所謂因果使然是各占多少比率誰知道如果年輕人要問我如何做生涯規劃,我只能依懺悔反省自己的心建議:「既然未來是不可預知的乾脆就活在當下無需過多的焦慮與逃避,專心學好在當下老天爺所分派給我們每一個人應面臨的課題無需太多的徬徨一旦專精的學好某一門學問就有機會當上該領域的職人。有如此的認知也就不會有太強烈的懷疑目前所學的東西是否會浪費時間」至於要不要換工作就算是算命卜卦也沒有人可以保證給你的答案一定是正確的因為易經的太極道理已經教我們:「黑中有白且白中亦有黑是循環動態不定的回顧光陰似箭的一生,你會發現有許多有錢人其一生也未必會比你快樂故盡心盡力的做自己且儘量做到將來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就已經很厲害了,這是個人的淺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