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地 / 效能定律管理顧問
0935-297174、0983-554042
有客戶的一個標案沒有標到,其實這是很平常的事。不過,得知競爭者得標的價格後,老闆愈想愈不爽,他說如果是得標的價格比我們少一點就算了,為什麼他們的出標價格會比我們少那麼多?而得標的那一家廠商我們也認識啊,這一個標案的業主及所需要採購的內容品項,不像是其他的競爭者需要以策略性的低價來搶標啊?怪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的標案內容有幾樣少量的客製新品。我們了解不同數量的客製品其製造的平均工時(成本)會有很大的差距,白話的講:「手工或半自動化的製造1台、5台、20台、100台機器設備的平均製造時間差異是很大的」,所以老闆要我帶領工廠主管探討一下我們要以何種級距的成本來提報會比較合理且又具有競爭性。
首先,我幫客戶工廠的員工再複習一次製造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如原料及外包、直接人工成本如薪資,這二項稱為主要成本。對於如上所述的標案來說,少量的客製新品對競爭者之間的主要成本其差距應該不會太大。製造成本的另一個科目就是製造費用,含工廠的間接材料如螺絲、接著劑等、間接人工如生管或助理的薪資等、其他費用如生產設備折舊、修理費、維護費及水電空調費等。如果工廠持續有製令在生產,這一些製造費用就會被分攤到各張製令上,但是如果期間工廠沒有製令可生產,這一些製造費用還是每一天在發生,簡單的講:「工廠的稼動率愈高,製造費用的攤提就愈低;工廠的閒置愈多,製造費用的攤提就愈高」。至於非製造成本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及研發費用,我的客戶在經過多年共同的努力及調整之後,在持續的往精實Lean的方向邁進,應該也不太會輸給競爭者。
接著,我們開始規劃長期的蒐集工廠正確的生產實際工時,經過期間歷史紀錄的統計,得知各個機台設備品項的生產台數之成本級距,如此作為報價的基礎。要是再碰到比我們還低很多的低價競標者,我們也就問心無愧了,因為我們堅持只走高品質且不偷工減料的經營理念。
另外,我們也做了如下的驗證,看看我們之前提列的製造費用準確獲合理嗎?
1. 計算以標準工時為單位5年平均的製造費用分攤率為?%,則:
以標準工時為單位的製造費用=範本品項的標準工時*分攤率?%
2. 計算以生產工資為單位5年平均的製造費用分攤率為?%,則:
以生產工資為單位的製造費用=範本品項的生產工資*分攤率?%
3. 計算以銷售金額為單位5年平均的製造費用分攤率為?%,則:
以銷售金額為單位的製造費用=範本品項的銷售金額*分攤率?%
4. 計算以直接人工為單位5年平均的製造費用分攤率為?%,則:
以直接人工為單位的製造費用=範本品項的直接人工*分攤率?%
5. 計算以直接成本為單位5年平均的製造費用分攤率為?%,則:
以直接成本為單位的製造費用=範本品項的直接成本*分攤率?%
若如上1~5所計算出的製造費用與目前提列的是接近的,則可稱目前的製造費用是接近事實的,若如上1~5所計算出的製造費用與目前提列的是有很大差異的,則可稱目前的製造費用還有討論的空間。
當顧問的經常會碰到一個難題,就是老闆很想把各項事情都做好,但是部分的員工只想安穩的上下班,最好是不要打擾他們,這些員工不好配合或是要推一步才走一步。本案例需要請工廠師傅幫忙填寫正確的實際生產工時,就需要講好幾遍,甚至是要隨時在側的監督他們要填寫跟拜託不要填錯。很多師傅人很好相處技術也佳,就是不喜歡不習慣寫。故諸多任務的推動如果沒有老闆強烈的支持或參與,顧問也推不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