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3日 星期一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65--- 老闆帶領年輕員工的對話

林金地 效能定律管理顧問
0935-2971740983-554042

有一天在照鏡子時被自己嚇了一跳,看到鏡中人是如此的蒼老且不賞心悅目!從緊急要求老婆幫我拔第一根白頭髮開始,直至有太多的白頭髮而懶得再拔為止,才認清自己已經是老了的事實。想當初自己也是帥哥一枚,也喜歡看俊男跟美女,偶而還會主動找小女生打屁,自以為是一個幽默且風度翩翩的靓仔。沒想到我變了!變得外表如此的不起眼,甚至有一點憔悴,難怪年輕的同事們要出去玩都不揪我了!頓時,我恍然大悟!知道自己已經從歐巴變成大叔了!

我也發現有不少的年輕人有如下的反應: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是幽默在講笑話時,年輕人只會覺得無趣!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是真水喔而打扮時,年輕人只會覺得噁心!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要搞熱烈的攀談時,年輕人只會覺得彆扭!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是歌喉讚大聲唱時,年輕人只會覺得很吵!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是好鬥陣想打屁時,年輕人只會覺得尷尬!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是在愛護而關心時,年輕人只會覺得束縛!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是炒氣氛而大笑時,年輕人只會覺得傻眼!
l   當中老年人自以為是老經驗而分享時,年輕人只會覺得過時!
l  

就算上述有一點誇大,但是多數年輕人跟中老人的相處確實是會覺得有一些距離及代溝。對啦!對啦!中老年人的你可能很不服老,也很不以為然。就算你不承認,不過上述的狀況也可能是真相喔!於是,年輕人對中老年人的互動也經常只是禮貌性的應付一下而已,中老人的我們千萬不要太當真,他們在同輩的背後才會吐真言。所以,中老年人與年輕人的互動要懂得見好就收,若想要與年輕人相處得融洽,除了要把晚輩當作是兄弟一般的互動外,在每一次的對話過程,自己的發言無須太冗長而變成碎唸或變成是在訓話,尤其講話的時機與表達的方式很重要。很多中老年人基於經驗豐富與關懷分享的心態,經常是想太多也講太多,忽略了察言觀色的重要性,執意的一直講與重複講個不停,甚至要求對方一定要聽他講,讓聽者產生反感而不自知。我常想,如果你講的話,已經造成聽者不但不想聽,甚至還產生反效果,那麼你講的意義在哪裡?這也是為什麼無論再和善的父母,如果還能自理都建議不要奢望與下一代同住在一起,那將會是產生隔閡與爭吵的開端。

這也是中小企業客戶老闆問我的問題:「到底要如何帶領這一批年輕員工」?老闆想關心年輕的員工,經常會有:
l   表面的關心一下生活,其實年輕的員工也看得出來,他們也就表面上的回應一下。
l   真誠用力的關心生活,年輕的員工會感覺到老闆怎麼像我老爸與老媽一樣,下一次看到老闆時,就儘量躲起來不要被他看到。
l   表面的關心一下工作,如果年輕的員工還真的有不小心把任務給搞砸了,老闆就會自責:「都是自己太鬆懈了,沒有認真的釘好這些年輕人」。
l   嚴厲關心進行的工作,年輕的員工就會覺得綁手綁腳而不敢施展,一切就等老闆說了再做,免得動輒得咎。愈怕就愈容易被老闆罵,結果產生了惡性循環。
以上的問題在中大型企業比較不會發生,因為大公司要的是菁英人才,不太有時間去理會個別年輕員工的心情,員工自己必須要有自我調適的能力以避免被淘汰,若碰到有人事上的問題,一切按照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走即可。但是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就經常會有類似的問題。有道是:「抓緊了怕捏死;放鬆了帕飛走」!客戶的老闆就是如此的心情,不知如何是好!

往往有很多年輕的員工只是看在有一份薪水的份上會聽老闆的話。只要主管或老闆對年輕員工講的跟工作上無直接相關的大道理,年輕員工很少會聽得進去,這看他們的表情就知道了。譬如你問每天在清潔擦拭機器設備的年輕員工們:「你在家裡有沒有如此的勤奮在打掃啊?」,多半的年輕員工會告訴你「沒有」。甚至,他們還會直接了當地說:「家裡又沒給我薪水,我是看在薪水的份上才勉強做的」。所以,我經常與老闆分享員工留在公司有三個主要的原因:
1.          學得到東西。
2.          賺得到金錢。
3.          看得到未來。
至少要滿足1~3其中的一項才有可能讓年輕員工不離職,如果我們的企業無法提供如上1~3項中的任何一項,人才的流失也是必然的。就好像資訊軟體業的員工在2~3年內的離職的比率很高。因為一家資訊軟體業的技術在2~3年就被學得差不多了,此刻老闆若沒有提升或加薪的計畫,該員工很有可能就離開了。其他行業亦是如此,有能力的年輕人普遍認為:「要不斷的跳槽,才會有快速提高薪資的機會」,這一點在許多的個案中看到好像也是事實。因此,老闆對待年輕的且有能力的員工,一定要特別的提供有形及無形的關照,甚至要提供生涯規劃來吸引他們留在企業裡打拼。

不過,有能力的年輕員工來來去去,老闆也無需太在意,也無須追問他們要離職的原因,因為他們在離職時多半不會跟老闆或主管說真話,倒不如問他身邊的同事朋友他們離職的原因會比較準。當客戶老闆問我:「到底要如何帶領年輕員工」這一個問題時,我也沒有把握可以搞定。我找了一些心理學讀一讀,之後我決定不想跟老闆談心理學的理論,怕他們會覺得我是在空談而無法印證。於是,我就直接請客戶老闆把要交給年輕員工的任務,交給我來面對年輕員工試試看,畢竟我只有一個兒子,我會提醒自己要把兒子當作朋友或兄弟,一起互動無所不談直到他長大成人,才不會讓他太孤單。況且我的客戶員工也大多是年輕人,加上多年的企管經驗中我發現:
1.          多數的年輕人喜歡被鼓勵,當然不喜歡被譴責。
2.          多數的年輕人喜歡有表現,甚至有的還很愛現。
3.          多數的年輕人害怕有挫折,愈怕就愈容易出錯。

於是我請客戶老闆暫待在隔壁房間,聽聽年輕員工是如何與顧問我互動。我先簡單的說明一下任務的內容與目標,之後就儘量閉嘴少講並開始詢問在座每一位年輕員工的看法。剛開始也有一些年輕員工不太敢發言,我就告訴他們:「管理沒有標準答案,老闆不在就儘量的腦力激盪。並且提醒他們,我們都認識那麼久了,你們也只知道我不會當抓耙仔,在背後跟老闆講那些有的沒的五四三,不會讓你們為難的,說吧」。就這樣連哄帶騙再加上不時地說:「很棒!很棒!還有呢?」。之後,大家就談得很熱絡及愉快。當然身為顧問的角色,最後總是要出來搓一下圓仔湯,把任務工作按照年輕員工的各個優點及特質喬一喬,把任務的工作分配與計畫大綱給搞定了!

最重要的是要求年輕的員工:「待會老闆來時,負責任務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自己向老闆說出你的想法或構想」。我事先也有交代客戶老闆:「要沉的住氣,不管年輕員工講甚麼內容,講得對不對,都要先冷靜地聽他們講完,不要急著發言,更不要急著用負面的語氣作批判。甚至還提醒老闆:『如果員工都像你這麼厲害,那他們就去當老闆就好了啊!幹嘛還留在這兒讓你擺佈』」。這一個個案,還真的要謝謝老闆的配合,不但沉的住氣,還會給予年輕員工適時的讚美與鼓勵。真不愧是老闆,這一個客戶的老闆搞的員工、老闆與顧問我三方都很歡喜,真是令人佩服不已。只是江山易改而本性難移啊!此老闆不知道能撐多久的繼續演下去?我會從旁的提醒,最好是演久了就變成習慣,最後變成為老闆真性情的一部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