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7日 星期一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119--- 老闆未知員工罵老闆的對話

 

林金地效能定律專業管理顧問  jd0935297174@gmail.com  0935-297174


近日在幫某客戶輔導的課堂休息中,剛好總經理(老闆)有事外出。當老闆的前腳才一踏出門就聽到有幾位員工在辦公室裡一直在罵老闆,並且與其他主管在爭辯。其中就有一位比較激動的員工就大聲說:「不然就叫金地老師來幫我們評評理,看到底是誰對誰錯」?哇!居然指名要我去做公親,那我只好從會議室走去進入他們爭論的場域。那激動的員工說:「老師你來幫我們評評理,看是老闆的錯還是我們的錯?他講了一堆之後問我怎麼說?」。我面帶微笑且很輕鬆的告訴他:「聽老闆的!要不然你離職自己去當老闆」。那員工忽然很錯愕的看著我,一副不敢置信的張著嘴還要繼續的辯護,我則告訴他小型企業(50人以內的SB)最後仍然是由老闆說了算!企業的成或敗也都是由老闆自行承擔,當公司虧錢時還是必須由老闆掏錢來倒貼,而身為員工的你們還不是繼續的再領薪水,那你還要爭什麼。

 

引起員工不滿當然是長久累積的結果,而本次爭辯的起因有二:

1.     員工向老闆反應幾次某供應商所供應的原物料品質有問題,不但遲交而且承諾的事情常常都沒做到等,結果老闆還是要跟此供應商購買,只因為該供應商比較便宜。

2.     老闆有規定相關單據必須要有老闆的簽名後始可執行,但是有一張單需要老闆簽字時,因為老闆急著要出門,就口頭上說OK但是沒有簽名就離開了。事後老闆就罵他們「此單沒有我的簽名,你們怎麼可以擅自作主...,那員工就說那一天是老闆你自己說可以的我們才去做。結果老闆說「沒有啊!我又沒簽名」,那員工就憤憤不平的說「明明就是老闆親口說OK的,現在還反悔罵人」。

因此,員工就反問我,老師如果你是員工難道你不生氣嗎?你會如何處置?

 

針對如上的第1點,我反問那員工:

1.        是否有建立供應商管理程序?

2.        是否有供應商評選與評鑑表?

3.        是否有建立原物料檢驗標準?抽樣數是多少?可接受的不良數及允收的標準為何?誰有權決定特採?

4.        是否有記錄哪一天哪一個供應商的交貨有什麼樣的瑕疵?如數量太多或太少、品質不良的數量、品質不良的內容等。

如果員工有如實的紀錄供應商的逐筆不良事蹟給老闆看,甚至分析公司因此所造成的損失有多少給老闆參考,你覺得老闆在做決策時不會多思量一番嗎?

 

接著針對如上的第2點,我告訴那員工們:

1.        通常員工看的是某個點;老闆看的是線或整個面,因為看的廣度與深度不同,決策就可能會不一樣。

2.        老闆的決策會隨著環境與相關因素的變動而變,故早上的決策可能在下午就改變了,這是很正常的不足為奇。

3.        大部分的老闆都是比較樂觀的,也比較不會太關注公司的小事,如此才不至於太過憂慮而提早掛掉。

4.        大部分的老闆都是賭性堅強,不會輕易認輸或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此的執著有利於公司可以堅持的活下去,但也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失敗後果。

5.        大部分的老闆也必須要有某種程度的「自戀」,對自己充滿了信心,如此才有衝勁與熱情的勇往直前。

目前多數的小型企業的經營普遍都是很困難的,員工只要還想留下來,應該多給予老闆多支持與鼓勵才是,更何況「不要為別人的錯誤來讓自己生氣」。

 

有趣的是那位堅持老闆是錯的而自己才是對的那位年輕的員工說:「如果我有1億,我就要跟他(總經理)換位子,換我來罵他」,我則告訴他「等你真的坐上那一個老闆的位子時,才是真正苦惱的開始喔」。是的,就目前普世的價值觀來看,有沒有錢確實是判定人生成功與失敗的一個重要指標,有道是「錢是人的膽,不會叫也會喊」。就像之前有一次我坐上一輛朋友的高級豪車想去吃一家有名的排隊美食,到了目的地時,他那老兄就直接把車停在店門前的紅線上,我提醒他這一個位子會被開單喔!他卻一副不在乎的樣子,表現出「有錢就有自信」的態勢,什麼道德觀也都不在乎了。就像美國某位總統一樣,認為老子就是有錢,你們這些批評我的人有哪一個人比我有成就或比我有錢?所以他對於批評他的人根本就看不在眼裡,依然雄糾糾氣昂昂的呈現出傲慢的氣勢。這不禁讓人反思「成功的人生應該如何定義?」。

 

很多人真的是想太多或太高估自己,以為自己可以很偉大或想名留青史,豈知自己只不過是地球上78億人口中的1份子而已,就像大海中的一艘小帆船,隨侍會翻覆消失也無人知。所以我常告訴學員只要離開台灣,別人就不知道台灣總統是誰,甚至前幾任的總統是誰我們在台灣也很少人知道,所以真的沒有必要把自己想得太偉大,務實的做好本分比較重要。即使人生不過數十寒暑,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很在乎自己在此生是否有成就或有賺大錢,因此可以簡單的將人生區分為二種結果:

 

一、      人生勝利組:如高、富、帥的男性與白、富、美的女性,共同的特徵都是富人,表現出的結果有二種,其一是謙卑示人,令人景仰,不管是否真心真意的內斂或有修為還是表面功夫,被人讚賞其內心總是喜樂的。其二是高傲自大,令人討厭、忌妒又羨慕,被人批判又如何其內心還是很爽的。只要有錢或有名或有外貌,則各界或別人就會自動靠攏來沾光或想圖利,讓人生勝利組的生活多了一層虛華的光環,這是一般人不易獲得的。故美容與保養品業的最大客群,可能就是這批人生勝利組中為了維持那短暫虛華外貌的族群,因為要持續維持那表面的華麗,對抗歲月必然留下的痕跡,讓這批重視外貌的人生勝利組陷入了無限空虛與苦痛的泥沼中無法自拔。

 

二、      人生平凡組:假設凡不是人生勝利組統稱之。畢竟人生勝利組是少數人,多數人仍是平凡的一生居多。只是有一些人一樣很在乎自己在此生是否有成就或有沒有賺到很多的錢,萬一沒有得逞造成失敗或失意了就會自己找出口,譬如有一些人會「因自卑而自大」,可能講話要誇大或愛炫耀,或不斷的刷存在感,面對人事物時得理不饒人或一定要據理力爭,想證明自己還活著不願被忽略!另外有一些人為了自我安慰無法成為人生勝利組,就會找另一些理由來激勵自己,如進入某個宗教領域,在同樣信仰下的同溫層中獲得彼此的慰藉來自我肯定及說服自己,試圖找回自信。

 

人生無論是勝利或平凡,只要放不下,總會有很多需要煩惱的人事物,因此「人生只是短暫的過客,無須追逐名利」這樣的話語就會有許多不同的解讀,包括積極正面的奉獻思維與消極的獨善其身思維都有。故我們發現很多經典的解讀與繁複的規矩都是人們自己過度的想像與制定出來的,所以產生了許多不同的派系,而且認為只有自己的教派才是最好的,搞得人們的意見分歧,甚至造成戰爭等。或許先聖先賢所要留傳給人們的教義真相其實也沒有那麼複雜,複雜的是人心罷了!因此有此一說:「過度沉迷於宗教信仰是人生失敗者逃避現實的避風港」。如此說法當然是太過分不盡如此,不過有了避風港能讓所謂的失意者有所依歸也是功德無量。不管人生是多麼的短暫,總是要面對自己還活著的事實,故「活在當下;不負此生」仍是多數人面對正向生活的準則。

 

如上在爭辯的過程中,我就順口聊到:人生沒有一輩子是平順的!只要不作奸犯科,誰有資格說甚麼是對的又甚麼是錯的?唉!爭辯了老半天,我只能說「你自己高興就好」。只是身為顧問又是個老傢伙,就多嘴的說一下人生的感受及聽過覺得還不錯的話語給這些年輕員工作參考,如:

l 真正的聰明人,從不會在乎一時的成敗。所謂成功,不過是耐心與實力的溢出;所謂謀劃,其實是低調與退讓的修行。

l 弱者爭理;強者認慫。真正厲害的人會在最恰當的時候,把自己的姿態放低,把自己的情緒放緩,從而顧全大局。爭強的人,看似贏了當下,卻容易輸掉格局;退讓的人,看似妥協吃虧,卻也容易贏得認可。退讓是爲了以後的希望,此時看似丟了面子,卻會在以後獲得更多的裏子。

l 人生海海難免會有起有伏,有時候爭一時便會失一世;急三分便會丟七分,急於想贏的人,往往越容易輸也得不償失,選擇放下是一種氣度也是一種勇氣。

如前一篇中提到「少講大道理」,就因為自己也常常忘記要忍耐一時的勝負而影響到自己的步伐,故將上述幾點特別提醒自己並分享給學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