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0日 星期一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146---老闆控管溫室氣體的對話

 林金地效能定律專業管理顧問  jd0935297174@gmail.com  0935-297174

有一個客戶除了請我持續進行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問題解決的輔導之外,也想要規劃上櫃與上市,於是我提醒該老闆,金管會指定溫室氣體的揭露對象與時程如下:

第一階段:2023年,規定資本額逾100億元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都須進行盤查,並在2024年完成查證。

第二階段:2025 年,資本額逾100億元上市櫃公司及鋼鐵、水泥業的合併報表子公司要完成盤查,資本額50-100億元上市櫃公司須盤查個體公司,並在2027年完成查證。

第三階段:2026 年,資本額50100億元上市櫃公司之合併報表「子公司」完成盤查;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盤查個體公司,並在2028年完成查證。

第四階段:2027 年,資本額50億元以下的上市櫃公司之合併報表「子公司」完成盤查,並在2029年完成查證。

我的客戶是屬於第三階段的對象,只剩下3年就必須被盤查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所以我必須提醒與協助該老闆超前佈署與提前做好準備,以符合盤查規範(ISO 14064-12018)。更何況出口歐盟的高耗能產品也將在2026年開始要徵收「碳關稅,所以我也要提醒我的其他客戶必須重視這個課題。

 

所謂的溫室氣體( Greenhouse Gas, GHG )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參氟化氮(NF3)、六氟化硫(SF6)、氫氟碳化物/冷媒(HFCS)、全氟碳化物(PFCS)…等。這些氣體能吸收地表受太陽加熱以後散發出去的長波(紅外線)輻射,把地表向天空散發的熱量保存在大氣層內,導致過多的太陽能量滯留於地球,產生溫室效應使全球暖化及極端氣候,造成海水的冰溶化與海平面上升及改變降雨模式形成暴雨衝擊生態環境的嚴重後果,所以會有全球在2050年溫室氣體零排放(淨零碳排)的目標,而台灣也於112215日修正過的「氣候變遷因應法(氣候法)」來跟進國際趨勢。為了達成這一個目標,實際的作為就是先做公司及工廠GHG排放量的盤查,再分析產生這些GHG的主要來源,接著就要想辦法去減少GHG的排放量(如使用再生能源),或多種樹來抵銷GHG等。

 

GHG的排放源數據有6大分類包括:

1.       直接排放源,如:

1.1    固定燃燒:固定式設備如鍋爐、燃爐、焚化爐等燃料的燃燒排放等。

1.2    製程排放:切割用的乙炔5、半導體晶圓製程所產生的PFCS排放等。

1.3    移動燃燒:交通運輸工具如汽車、卡車或堆高機的用油燃燒排放等。

1.4    逸散排放:煤堆、廢水處理、瓦斯、冷氣冰箱飲水機冷媒的逸散等。

2.       間接排放源,如:電力、蒸氣、熱能、冷能或高壓空氣等。

3.       上下游之間運輸的間接排放

4.       使用上游產品的間接排放

5.       下游使用我方產品所衍生間接排放

6.       來自其他來源的間接排放

目前只要盤查上述的12類即可。

 

為了方便計算GHG的排放量,我們將上述所提及的GHG,統一換算成二氧化碳(CO2)的公噸數,以一種單位來計算到四折五入至小數第三位會比較容易辨識,我們稱為二氧化碳當量(carbon dioxide equivalent, CO2e )。因為這些GHG都可以換算出相對於二氧化碳的單位質量脈衝排放量(即相對於CO2的倍數)以利統計,稱為全球暖化潛勢(global warning potential, GWP ),例如重油鍋爐燃燒所排放的甲烷(CH4)是等同於28倍的二氧化碳(CO2),同時又有排放的氧化亞氮(N2O)是等同於265倍的二氧化碳(CO2)。又如上所述之各種GHG的排放源都有其排放係數(:環保署之溫室氣體排放係數管理表)排放源的活動數據乘以排放係數即可得知該排放源會產生多少GHG排放量。故總和排放源的活動數據乘以排放係數再乘以其GWP就可以獲得該排放源的二氧化碳當量(CO2e)排放量。

 

因此,我就要求客戶開始蒐集全廠生產製造各項產品的活動數據(可採用連續監測或定期量測或自行評估數據的方法),包括員工人數與原物料的採購單以利了解燃料的成分及用量及每月份現場製程的操作紀錄。其中如:電費單、油單(緊急發電機與堆高機等)、廢溶劑、PCB製程除渣劑、噴霧劑、燃料單據、CO2/KBC/FM200滅火器、冷媒逸散(冰箱、飲水機、冷飲販賣機、空調設備、冷凍設備、車輛空調等)、出差交通單據、公務車單據、廢棄物與廢水處理及化糞池之逸散、宿舍用電、廚房瓦斯爐等之進耗存紀錄或相關報表等,亦可應用採購金額回推用量,以利計算工廠每年的總排碳量,再完成GHG盤查清冊與報告書。另外仍需考量GHG的量測品質(數據精確程度)的管理,因為仍有許多不易確定的GHG排放量,需透過定量與定性評估法的結果呈現在GHG盤查清冊與報告書中。

 

對於我其他的客戶,雖然多半是資本額不高的中小企業,但也同樣面臨到他們的大客戶要求他們要提供出貨產品的「碳足跡,從原料、製造、配送、消費者使用至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理都要計算碳排放量(公噸CO2e/每公噸),至於產品的碳足跡計算方式如下篇說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