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地 / 效能定律管理顧問
0935-297174、0983-554042
日前到客戶處進行企業管理輔導時,剛進會議室就聽到老闆在與研發部的同仁討論新產品的開發事宜,其中有一個新型的電子產品有一個難題就是該新型的外觀設計會比舊型的更精美小巧,可是會有散熱的問題。我湊前插上了幾句話,老闆很狐疑地望著我問道:「你不是念企管的,產品開發你也會喔!」,我回答:「雖然我不是電子技術人員,但是產品的改良與解決企管問題的創新原理原則是很類似的」。此刻,老闆很開心地邀請我加入一起研商新產品的開發對策與解決該產品的散熱問題。
首先,我引導研發部同仁設定新產品開發的:
1.
問題假設:空間大可多功能又容易散熱,空間小無法多功能且不易散熱。
2.
開發目標:小而美且功能多又無散熱問題的新機種。
亦請設計人員思考在新產品改良或創新時會經常碰到的衝突或矛盾:
l 工程衝突(同一個系統有二個屬性或參數之間的衝突),如新產品的空間想要縮小,但是就會導致散熱不良,新產品的空間必須要大才能有更多的功能,則其衝突的屬性包括有二個參數---溫度與功能。
l 物理衝突(同一個系統的同一個屬性或參數自我的衝突),如新產品的空間要小看起來比較小巧可愛,但空間也想要大才能塞入更多的功能,故新產品的空間想要小也要大,其衝突的屬性只有一個參數---空間。
l 理論上來講,任何一個工程衝突都可以轉換成物理衝突,工程衝突與物理衝突背後所談的是同一件事。
l 就矛盾的感受上,物理衝突會比工程衝突較為激烈,所以我們可以逐一的從解決各個物理衝突的方向作切入。
接著,我們判斷所要解決的物理衝突是屬於物理屬性、幾何屬性還是功能屬性?是否有機會透過這一些參數或屬性的加或減所產生的影響或各種材質條件因素的應用,來推翻問題的假設與發掘實現開發目標的解決方案,如:
l 快與慢:快會讓機子變熱,慢就會讓機子比較不熱。
l 粗糙與平滑:粗糙會增加摩擦讓機子發熱,平滑會減少摩擦讓機子比較不熱。
l 厚與薄:厚的外殼較耐熱,薄的外殼較不耐熱。
l 吸氣與排氣:空氣的進出量也會影響散熱。
l
拉與推:操作的手法也會影響發熱狀態。
l
移動與停止:移動時自動充電,停止時不充電則可減少發熱。
分析愈多愈完整的資訊則有助於解決方案的取得與取捨,進而決定現階段所採取的對策。
或者,我們可以利用分離衝突需求(Separating
Contradictory Demands)來思考,如:
1.
空間分離(Separation
in Space),何處需要空間大?何處需要空間小?
2.
時間分離(Separation
in Time),何時需要空間大?何時需要空間小?
3.
關係分離(Separation
in Relation),要多少功能需多大的空間?要那些基本功能讓空間小?
4.
系統層級分離(Separation in System Level),那些模組要大空間?那些模組要小空間?
5.
參數分離(Separation
in Relation),Y=f(X1,X2,X3…),控制影響發熱的X因素有那些?
透過分離衝突上的需求與控制影響發熱的因子,看能不能有一些解決問題思維上的靈感。
我們也作了逆向思考,如果無法突破技術上的問題,難道一定要開發開小而美且功能多又無散熱問題的新機種嗎,於是,我們進行了系統移轉(Transition to Alternative System)的思考,如過我們接受了問題的假設,不要想推翻它,而是改變我們原先所設定的目標又如何?占空間大的機種真的就賣不掉嗎?此問題假設所產生的衝突如果在另一個環境可能就會消失了,就好像某些高齡者覺得大手機比較好用,不一定要小巧可愛。因此,我們產生了許多評估的方案,包括:
l
機種1:.尺寸小+基本功能+價格低。
l
機種2:.尺寸小+功能多+價格高。
l
機種3:.尺寸大+功能多+價格一般。
l
…等
並請行銷部加強市場調查的精準度,以利制定及調整不同等級機種的行銷市場區隔策略,滿足符合特定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增加未來新產品的銷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