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3日 星期五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26---談策略管理辦公室的對話

林金地 效能定律管理顧問
0935-2971740983-554042
    
    從事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顧問多年來,經常是從九大循環的程序書與作業指導書SOP及表單紀錄作切入,審查是否有符合ISO 9001之說、寫、做一致的要求。事實上,有很多中小企業的ISO文件與實際的作業是有落差的,許多是從範本中抄襲或太過理想化的寫出華麗的作業指導書SOP,作業表單也經常是看起來很完整及豐富,但實際運作檢視後,卻有很多欄位是空白不易填寫的。所以,在輔導的過程中,經常花很多時間在協助企業調整作業流程與表單。 有趣的是,除了談「現狀」外,我會詢問老闆「未來」的期待,幾乎所有老闆都想要有:「突破現狀的未來願景」。因此,每一次輔導三小時的過程中,我會特意的提醒一些老闆未來應該要努力的策略目標,以利提高老闆及高層的視野,在時機成熟時,也會順道提及策略管理辦公室(Office of Strategy Management , OSM)的概念。

策略管理辦公室在企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如下:
1.      協助企業策略的訂定與規劃
策略的源頭來自企業股東或是經營者的構想或是想像中的美麗藍圖,這些構想或藍圖是否可行?必須進行企業SWOT分析與充分了解企業本身的關鍵成功因素KSF及核心競爭力,以及運用一些策略規劃的手法工具來產生初步的策略構想,這樣的策略產出有賴於企業各部門主管的參與,這也是策略管理辦公室必須做協助的,協助各相關單位主管的召集與共同參與。
2.      協助企業策略風險的分析與可行性評估
策略的取捨是基於策略在執行上會使用到多少資源及可能會有存在哪些風險而導致策略無法順利的執行,這些分析可以透過沙盤推演的模擬,也必須直接與執行者面對面的溝通,並記錄策略在執行上的可能產生哪些難題,這些難題的可能原因是什麼,必須採取哪些對策來解決這些難題,所需要的資源又需要多少?這些分析、調查、溝通、討論等,有賴策略管理辦公室來做領導與協調。
3.      傳達企業高層所決策的經營策略及解說企業所擬定的策略地圖
當策略的可行性評估完成後,會有許多策略構想被留下來或被忍痛割捨,留下來的策略應該再理清出一條未來執行的方向與順序,就像一張地圖一樣可以指引出一條正確的道路與出口,所以企業常常會應用平衡計分卡BSC的四大構面(財務、顧客、內部流程與組織學習四大構面)來呈現策略地圖,這樣的策略地圖必須仰賴策略管理辦公室來做溝通與解說。
4.      協助企業架構策略組織
策略的擬定牽動到企業的年度目標計劃,每一項年度目標又會相關到各部門的有效產值,所以公司會對策略方向訂定一些關鍵績效指標KPI,其中包括相關部門對於各項KPI的貢獻權重,也會應用到許多跨部門人員共同來實現KPI結果。因此,跨部門的策略組織運作也需要策略管理辦公室來協調運作。
5.      協助企業策略與年度目標的連結
因為策略管理程序都是由不同報告體系的不同小組個別完成,各部門單位在思考策略績效指標時,常常以自己部門為思考的中心,並不一定能完全連結到公司上下整體年度的目標,所以策略管理辦公室必須負責與督促整個策略連結到企業年度目標的計劃程序運轉,扮演主導角色。
6.      傳達員工對企業策略的看法、意見或建議
策略規劃的執行應該是雙向的,除了從上而下外,仍須由下向上貫穿彼此的思維與意見產生共識,但實際上企業的中下層級組織意見往往沒有辦法傳達到上層,或是傳達到上層後沒有得到討論與回應,當員工的意見不受到重視時,又如何期待員工可以配合公司的策略做有效的執行,因此策略管理辦公室必須協助員工意見傳達給企業高層作參考,也需提醒高層應重視員工對企業策略的看法、意見或建議。
7.      扮演企業策略執行的領導者
執行單位對策略的落實程度與順序可分為聽、想、說、寫、做五個不同的等級,當高層的策略佈達之後,表示執行單位已「聽」到了,經過策略的執行者思考後把對公司策略的「想」法「說」出來,並由策略管理辦公室進行上下階層策略的比對與溝通協調,待企業上下對策略方向獲得一致共識後,將它「寫」下來作為未來要落實的依據,這樣環環相扣的「運作」,則有賴策略管理辦公室來領導與推動。
8.      扮演企業策略執行的績效監督與稽核
策略到了執行面,可以設定策略績效指標來衡量策略執行的績效成果,其中會設定績效考核週期以利適時的監看績效表現與評析績效指標的量化走勢圖,作為策略調整的參考依據,所以策略管理辦公室必須規劃每一個績效指標的監督人與聯絡窗口,快速回饋策略執行的績效成果,作PDCA持續的改善。

當老闆及高層對策略管理辦公室有興趣或有同感,也想進一步落實時,我會再做一點補充:
1.    企業策略管理辦公室的定位、組織與人員編制
企業策略管理辦公室在企業策略規劃循環中,不但實際參與了策略規劃前中後的工作,也扮演了策略執行的領導與協調的角色,也承擔了部份策略運行的成敗責任,所以企業策略管理辦公室的編制通常會在公司最高層中的一個子單位,如編制在總經理室中,成員至少要有一位高階主管的加入,如此才能獲得高階的支持。
2.    企業在什麼時機來成立策略管理辦公室比較適當
企業在執行策略規劃與管理專案時,通常會成立專案組織,但是不一定會成立策略管理辦公室,這樣的專案組織可能在專案結束後就解散了,也不易持續落實,如果有負全責的策略管理辦公室做專案績效的監控,以及專案結束後的持續落實,則對於實現策略目標有絕對性的助益,所以在策略規劃管理專案一展開就成立策略管理辦公室最洽當。
3.    策略管理辦公室如何落實交付的使命。
策略管理辦公室因為參與了企業策略的制定全程規劃工作,也負責策略執行的績效監督,所以應該不斷的審視策略是否有必需要修改或調整的地方,包括策略績效指標名稱與策略績效目標值等,適時提出新的企業策略建議與報告,回饋給企業高層作參考。

綜合以上的簡述,可以感覺到企業建立策略管理辦公室的重要性,所以無論策略管理辦公室的編制人員有多少或是如何的命名,為了實現企業策略執行的績效,都應該慎重考慮類似策略管理辦公室的思維與建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