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4日 星期一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147---老闆評估產品碳足跡的對話

 林金地效能定律專業管理顧問  jd0935297174@gmail.com  0935-297174


有一個客戶提到需要配合他的大客戶交付碳足跡的查證聲明書。於是我請他們的幹部都來了解碳足跡是什麼玩意兒?因為這議題牽涉到製造及跨部門的相關作業,不是找管理代表或少數的品管人員就能搞定的。所以先解釋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of a product, CFP)是基於產品生命週期評估方法計算出每一個產品單位其溫室氣體排放量與移除量之二氧化碳當量總和。當我講完這一段話,只見到現場的幹部一頭霧水。所以我就必須解說上一篇提到的何謂溫室氣體(GHG)二氧化碳當量(CO2e )全球暖化潛勢(GWP )組織如何依據ISO 14064-12018進行溫室氣體的盤查等,再來連結到產品如何據ISO 140672018計算從原料、製造、配送、消費者使用至廢棄物的回收與處理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所謂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或腳印,故產品整個生命週期的過程在此就稱為足跡

 

其中有提及產品生命週期(LC)評估方法,它有四個階段進行反覆檢核的步驟,包括:

一.   目的與範疇界定:決定研究目的、系統邊界及功能單位。

二.   生命週期盤查分析(LCI):包括產品系統之投入與產出的量化數據蒐集和計算。

三.   生命週期衝擊評估(LCIA):進一步分析盤查結果對氣候變遷的衝擊。

四.   生命週期闡釋:將LCILCIA之結果依據目的與範疇界定,歸納並討論作為結論與建議事項及達成決議的基準。

 

於是我們就遵循上述的步驟來進行如下的實務操作:

1.       目的,含:

1.1    研究碳足跡之目的。

1.2    研究結果的使用者(他的客戶)與預期用途。

1.3    ISO 140672018標準及產品與服務碳足跡計算指引。

2.       公司簡介,含:

2.1    生產基地。

2.2    標的產品與功能單位。

3.       產品系統邊界:

3.1    溫室氣體種類。

3.2    盤查邊界設定,含相關定義並繪製標產品的製程地圖(ProcessInputOutputTransportation)因為此客戶為B2B型態,主要盤查的部分是原物料取得與製造二階段。

3.2.1     原物料取得階段,含BOM表中的主要材料、次要材料、包裝材料與間接材料。

3.2.2     製造階段,含生產流程、能源耗用(電力)、資源耗用()、製程排放與廢棄物或廢水申報量或廢氣量等

3.3    截斷準則:哪些不重要項目或特定單元流程的影響微不足道的予以排除,在報告中仍須交待。使用截斷準則後,將排放貢獻由大至小排序,加總後占產品碳足跡至少80%貢獻的單元流程。

4.       產品碳足跡盤查:

4.1    數據蒐集:進行原物料取得與製造二階段之活動數據蒐集含,包括標的產品BOM、一級活動數據、二級數據(當一級數據之蒐集不可行或針對影響甚低之單元流程,才可以使用二及數據),並作排放數據的說明(內容、來源、情境、回收材料與再利用產品之評估) 、排放係數與係數來源(資料庫)、水電的分配、產品中的生物碳。其中原物料取得階段如材料的形成、精煉及轉換過程所產出之排放與移除,可向供應商要求提供資料(就像客戶要求我們提供碳足跡的查證聲明書一樣)製造階段的設備本身不用算,應計算每一個產品功能單位碳足跡直接或間接排放與移除之溫室氣體的總量。若要加入運輸,如自有或租賃車與外銷航空運等之排放與移除,運輸距離可用出貨量加權平均。另外,產品儲存含成品、半成品與原料儲存所需之環境控制排放與移除,及廢料處理如自己處理或找合格的廠商處理之排放與移除等,必要時均須要列入計算。

4.2    合理保證等級:若無法估算就用合理的假設與陳述即可。如要強調數據品質,則可提供變異數來呈現精準性。如能提供完整性、代表性、一致性、可重複性、資訊的不確定性之定性與定量方式呈現則更佳。所謂「合理的保證等級」之認定須符合下列三種狀況:

(1)  符合環保署公告之產品類別規則一級活動數據要求。

(2)  被查證者之一級數據排放量達75%

(3)  被查證者自行擬定之確證計畫所涵蓋的供應商數據,加上被查證者之一級數據排放量達75%

5.       碳足跡評估結果分析:

5.1    產品碳足跡評估結果。

5.2    資訊揭露方式如公司網站。

5.3    額外資訊內容。

5.4    參考文獻。

6.       碳足跡評估結果衝擊評估:

6.1    客戶的需求滿意度。

6.2    衝擊評估(LCIA)16項衝擊指標,如氣候變遷、酸雨、臭氧層、人體健康、土地利用、生態環境與輻射等,我們先以氣候變遷的衝擊評估為首要,其他有能力可再分析。

7.       結論與建議。

 

以上是碳足跡查證報告輔導的實務概述,經過第三方驗證可取得碳足跡查證聲明書。如果是B2C亦可申請產品碳標籤,標籤中的大腳丫須標示碳足跡數值及計量單位(如黑松茶花綠茶580ml就有列印碳標籤),目前市面上所看到的零售商品,有列印碳標籤腳丫的還不多,但這是個趨勢也是愛護大自然的具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