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47--- 企業提升環境管理的對話

林金地 效能定律管理顧問
0935-2971740983-554042

    最近我經常搭計程車,在搭車的途中如有與計程車司機聊天,發現到高達一半的機率是聽計程車司機們在抱怨與謾罵,抱怨錢難賺,罵這一個國家不公不義、政府官員貪腐、社會混亂、甚至說台灣沒救了,而且年紀愈大的老司機罵得愈兇。剛開始我會禮貌性的回應一下,但聽多聽久了之後會覺得很煩。我會告訴他們:「如果在路上有老人家跌倒,大家會主動去幫忙攙扶;如果有路人掉了隨身東西,大家也會主動去提醒或告知某人你的東西掉了!」。所以,我告訴司機他們:「正面的力量到處都在,只是負面的力量被彰顯放大或被你記住而已!」。

說著說著,幾乎大多數的司機會回應:「你說的都對!我也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然後又繼續抱怨與謾罵。我心裡想:「又來了!這跟我輔導中小企業的許多員工一樣,總是在怪別人」。本來想:「各人造業各人扛」,不想回應了。只是如果該司機仍然喋喋不休,我只好舉一個例子詢問他們,我說:「如果有客人將不太多的現金留在你車上,你會占為己有,還是想辦法歸還?」,而且再次強調是「沒有很多的現金喔!」。此刻,通常司機們會進入片刻的寧靜思考中。

其實,我才不管所謂的對或錯,就算他們把那現金占為己有也是人性使然。我只是接著告訴他們:「如果你確定如何做是對的,自己就應該去那樣做!反正你的抱怨與謾罵又不能改變現狀,何不從自己本身做起,去做對的事讓自己快樂一點,不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讓自己不快樂!」。順道告訴他們:「如果我們有多少能力可以幫助別人就去幫助別人,如果沒有能力去幫助別人,至少要幫助自己,不要被負面的能量所佔據及影響」。

其中,有一位52歲的司機說他有恐慌症,為此不但吃藥還悶在家裡2年多沒有工作,後來是他的老婆鼓勵他才敢出來開計程車面對人群。上了他的計程車,剛開始我也有一點擔心恐慌症會不會,經過我們聊過之後,他很開心的說我是他今天所碰到的貴人,他會牢牢記住我們今日的對話,還出紙筆出來寫筆記。又有一位自稱有憂鬱症的司機也有類似的聊天與互動結果,之後雙方都相談甚歡。因此,碰到這一類的司機,在不得已一定要聊天的情況下,我在下車前都會再次的叮嚀他們,要記得:「境由心轉、正面力量、離苦得樂」。

其實,做企業管理顧問這個工作,也會經常碰到企業學員不配合或唱反調的狀況,過程中,我也提醒自己只能盡心盡力就好,並隨時激勵自己:「一切為心造」,應平靜與冷靜的聆聽問題的現象(大多數的人只會重複地在「現象」中敘述打轉),而擔任企管顧問的角色不可以隨之起舞,應該要在諸多現象中進行解析,尋找出這些現象背後問題的真因,然後面對它、處理它,最後放下它。

就像最近有二家規模不大的製造加工業客戶正在輔導「環境管理」,談到水污染、空氣污染、噪音污染、廢棄物污染或土壤污染時,許多企業員工就會說:「那是大公司的事,我們這一種小公司的汙染是微不足道」。對啊!事實也是如此。不過,基於ISO 14001的要求或是老闆想提升形象或是公司想藉由與同業的差異化增加競標的附加價值等因素,既然老闆要求我要輔導他們的環境管理,我就必需要盡心盡力的協助老闆。為了要說服員工配合,我就請問他們:
1. 回收用過單面的影印紙再利用,節省紙張的用量,會不會改善環境?
2. 以科學的數據,設定公司內部開燈的數量,節省用電,會不會改善環境?
3. 裝設節水閥,節省用水,會不會改善環境?
4. 檢視工廠的每一個環節,制定標準作業的SOP、落實整理整頓等5S、排除製造中
  的七大浪費(缺陷的產品、生產過剩、存貨過剩、機器運轉過度、加工步驟過多、運
  費過大、資源閒置等),會不會改善環境?
5. 減少使用去漬油、甲苯、潤滑油、防鏽油、清潔劑等化學物質與減少使用離型劑、
  鋼珠、尼龍線、鐵絲、塑膠袋、紙盒、包裝紙、棧板、標籤紙真空膠膜、熱縮膠膜
  等原物料,會不會改善環境?

當然,客戶的員工不敢說如上的敘述是錯的,只會吱吱嗚嗚的說:「這一些我們都已經有做了呀!」。每次我聽到「都」這一個字,讓我有點氣憤,我心想:「又來了!很多素質較差的人,經常懂一些皮毛或做了一點表面功夫,就認為自己『都』懂了或是『都』做夠了!」,就像許多人只聽過某些企管名詞就自以為自己已經了解該名詞的意涵。於是,我點出幾個現狀缺失詢問他們,這些要不要做環境改善?結果又有人說:「道理我們都懂,但是要怎麼做呢?」,我心想:「太好了!我就是要等你說這一句話!」,那就讓我來帶領你們大家一起來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