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金地 / 效能定律管理顧問
0935-297174、0983-554042
有許多具有好Idea想創業的朋友,或是有自行開發產品的中小企業常問我:「如何申請政府的補助款」。甚至,最近有一個客戶跟我說,之前他們有找了企管顧問幫他們撰寫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SBIR(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的計畫書,也跟該企管顧問簽了所謂的「保證申請通過」的合約,結果花了很多顧問撰寫費後,在撰寫計劃書的整個過程中,該企管顧問還要他們花很多時間及力氣在蒐集與提供資料。所以,他們就抱怨:「早知道大部分計劃書的撰寫內容,都還要由我們企業自己提供資料及撰寫,那乾脆一開就自己寫就好了,也不用花大錢找別人幫忙寫」。
是的,我也寫過很多企業申請政府補助案的計畫書,原則上我都會建議客戶們自己寫計畫書,頂多我只有站在諮詢服務的立場提供建議及審查而已。因為,計劃書的撰寫內容與客戶將來要執行的計畫內容是要一致的,企業自己一邊寫也可以一邊思考,到底整個計畫過程是否合理及可行,還是只是為了要獲得政府的補助款而自己騙自己。更何況,現在政府的財政非常吃緊,審查委員的把關也愈來愈嚴謹,如果企業自己的資料不足或是研發能量不夠,即使找別人撰寫出冠冕堂皇的計畫書,也是很難通過政府的補助。就算自己僥倖地通過補助,找別人寫不實的計畫書,將來也會出大問題。
以研發補助案為例,所謂的研發能量足不足夠,可以透過如下的議題做自我審視:
1.
行銷4P中的產品(Product)
目前想開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是在構想階段、研發階段、試產階段還是快要量產的階段?是否有足夠的資料或技術文件,足以證明此新產品(或新服務)是可以被自己的企業成功的開發出來?
2.
行銷4P中的價格(Price)
目前想開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與國內或國外類似產品的定價做比較,有何價格上的競爭力?是否有做過市場調查或做過同業之間的訂價比較,足以證明此新產品(或新服務)的訂價會被消費者買單?
3.
行銷4P中的推廣(Promote)
目前想開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在上市後如何讓消費者認識我們?可能會規劃那些行銷或促銷活動?如何證明所做的行銷企劃是有效的?且能概估行銷活動可以帶來的效益?通常創業者或新產品的開發者,會傾向過於樂觀或自我催眠吹噓。
4.
行銷4P中的通路(Place)
目前想開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將來上市時,是以外銷或以內銷為主?想銷售的範圍有多大?會有多少的市場營業額?是自己賣還是找經銷或代理商銷售?又如何證明經銷或代理商願意銷售我們的新產品(或新服務)?
5.
行銷STP中的市場區隔(Segment)
目前想開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與國內或國外類似的產品有何差別,其差異化的價值為何?可以明確地做出市場區隔嗎?最好能做出同業之間的差異比較表,如何證明其差異化確實有開發的價值?如能超越國內或追上國外先進國家的類似產品最好。
6.
行銷STP中的目標客群(Target)
目前想開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的客戶群很清楚嗎?如何蒐集與掌握到這一群對象的名單或基本資料?如何證明這一些客群願意改變原先的購買習慣而轉向我們購買?
7.
行銷STP中的市場定位(Position)
我們的企業使命、願景及價值觀為何?那些事是可為又有那些是絕對不可為?是要走平價路線還是走高價路線?是要走普通品質還是走高品質?是要走現代時髦路線還是復古風等…的區隔是否有清楚的定位?
如上的問題還算是很基本的,當然還有許多問題需要釐清,如公司創業已經營運多少年?有多少員工與薪水配置?有哪些設備或需要添購那些設備及取得的方式?目前想開發的新產品(或新服務)需要多少資金與如何應用?量化的績效指標要如何設定?本開發計畫所需資金與希望獲得多少補助等…的問題。如果你沒有整理清楚如何回答「審查委員們可能會問你的問題」,那你想獲得政府的補助款就不容易了,更不要說只有研發構想,都還沒有成立公司呢!順道一提,很多創業者想拿到政府的補助款之後再來開公司,這樣是行不通的。
對於政府的補助款,通常客戶會說:「補助款愈多愈好」!當我聽到這樣的話,我就心裡有數:「這一家公司的開發計畫還不夠成熟,尚未仔細的盤算過」。因為,不同的申請標的其補助金額與審查重點是不同的。有許多的小型企業一味的想拿政府補助的錢,而自己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期待顧問幫他們撰寫計畫書去取得補助款,甚至還有欺騙的行為,這樣的企管顧問也是不可取的,更何況政府也不希望企業找顧問代寫,政府單位不但會提供一些說明會與範本給企業參考,還有提供免費的諮詢委員供企業應用。所以,企業應該充分的利用政府免費的資源,還是務實一點,自己寫計劃書比較實在,如果真要找顧問協助,也只要顧問從旁協助即可,不要把計畫書全部丟給顧問撰寫或依賴顧問全權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