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 星期四

老闆的管理個案集31---老闆應該落實的管理對話

林金地 效能定律管理顧問
0935-2971740983-554042
jd0935297174@gmail.com

只要是長期合作的企業管理輔導案,我都會跟老闆溝通並協助客戶完成二份經營管理的文件,包括內部流程管理手冊與資訊整合應用手冊,如下分述:

1.   內部流程管理手冊
確定企業在九大管理循環中,除了投資與融資及固定資產循環外,其餘的六大循環(研發、銷售與收款、採購與付款、生產、薪工與資訊循環)企業是否有做到ISO 9001的精神:「說++做」是一致的,檢視與刪除華麗未落實的理想化文件內容,進行企業的流程改善BPI或改造BPR。透過三階文件(程序書、作業指導書與表單紀錄)的文件管理機制,務實的整理相關作業流程並連結各流程中所用到的文件及表單,整合成為一個清晰的資料文件庫描述,讓每一位新進員工或新進的幹部到公司報到之後,可以快速明瞭他在權限範圍內有關的:
l   經營者的理念與價值觀
l   公司的使命與願景規劃
l   公司的經營與獲利模式
l   現有各部門的作業流程
l   跟自己有關的管理制度
l   自己的權利與責任範圍
l   跟自己有關的績效指標
l   必須要聯繫的相關部門
l   工作上需要互動的人員
l   會用到資料文件及表單
l   相關文件所擺放的位置
l   職位上必須接受的訓練
讓每一位員工或新進員工及新進的幹部,都擁有一份屬於他自己權限內應該擁有的內部流程管理手冊,如此,企業就無須規劃冗長的新進人員教育訓練,也無須浪費過多的企業資源來配合執行新進人員的教育訓練。

2.   資訊整合應用手冊
了解企業目前擁有那些資訊系統,各系統之間的關連與連結性。根據經驗發現企業因為資訊系統導入的時間點不同,造成資訊系統之間無法連結或相關資料無法拋轉。譬如前期導入的產品資料管理系統PDM中的工程用料表EBOM與量產時的用料表MBOM,與後來導入的物料需求規劃系統MRP或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中的用料表BOM無法連結拋轉,或是必須另外付出成本撰寫經過資料格式Data format 比對及轉換後的介面程式,才能夠做資料拋轉等。更糟糕的是有一個同樣的作業動作,必須在不同的系統中重複的操作作業,才能維持不同系統之間的資料一致正常運作,造成員工的不便與重工。還有就是老闆經常抱怨:「看不到經營管理上想看到的報表」。所以,整理資訊整合應用手冊的目地包括:
l   確認企業現有的資訊系統
l   當初發多少錢買這些系統
l   老闆可知系統的使用績效
l   每一套系統有用到的功能
l   每一套系統可產出的報表
l   是否有採購不合用的模組
l   為什麼該模組的功能不用
l   有哪些系統的功能有重疊
l   為何同樣的動作要重複做
l   那些人應該使用那些系統
l   這些人確定都會使用了嗎
l   安排必須要訓練的相關人
讓每一位員工或新進員工及新進的幹部,都了解以上的資訊系統的應用,也才能夠適當的安排對那些員工安排那些適當的資訊系統操作訓練。如此,就不會發生對一個員工教他用不到或根本就沒有擁有權限的系統操作,浪費彼此的時間。

目前為止,或許您會覺得以上的描述太過理想化,或是認為這一些作為是大公司才有的執行規劃。是的,確實是有多數的中小企業老闆認為如此的手冊整理太浪費時間,需動用太多的人力配合。不過,多年來的企業管理輔導經驗證明,只要老闆有心,也都能夠逐步建立手冊中的各個項目,慢慢地完備與精實個主題的內容。更重要的是,老闆發現到雖然花了很多時間與人力整理這二份手冊,之後確實可以節省更多員工因為發生錯誤所需彌補的時間與成本。因此,我經常跟老闆溝通:「與其找名師來演講或上非常精采的課程,然後在課程結束名師離開之後,企業或員工卻什麼也改變仍維持現狀。那麼,倒不如找個有經驗的顧問或老師,長期的配合去落實企業的領導與管理,建立可長可久的經營體系及制度比較有效果」。畢竟,員工來來又去去「知易行難」,建立企業內部流程管理手冊與資訊整合應用手冊可謂是企業永續經營的良方。